
霍華德·史密斯,安裝視圖
莎倫·巴特勒/霍華德·史密斯(Sharon Butler/Howard Smith)在簡·倫巴德畫廊展出的低調畫作,是通過精心的積累過程創作的。這種技術稱為抽象的點畫主義。表面覆蓋著小點、破折號和筆觸,形成了松散的顏色區域,有時形成可識別的幾何形狀。本次展覽中的展品尺寸從1英寸到8英尺寬不等,但標記的大小保持不變。在大多數情況下,乍一看顏色都是單色的,但統一場中的細微變化會產生光線和空間的錯覺。在他最近的畫作中,最小的顏色斑點與不同顏色的較大點形成了創新的對比。史密斯多年來一直以這種方式工作,這是非常封閉和耗時的,但似乎是值得的。

霍華德·史密斯,安裝視圖
20世紀80年代初,1943年出生于芝加哥的史密斯加入了一個被稱為激進畫派的志趣相投的藝術家團體,包括雷蒙德·吉爾克、瑪西婭·哈菲夫、戴爾·亨利、安德斯·克努特松、約瑟夫·馬里奧尼、卡門·格洛里亞·莫拉萊斯、奧利維爾·莫塞特、道格·桑德森、埃里克·薩克森、菲爾·西姆斯、蘇珊娜·唐格、弗雷德里克·馬蒂斯·瑟斯、甘特·翁伯格、梅里爾·瓦格納和杰里·澤紐克。史密斯雖然不是創始成員之一,但卻參加了1986年在威廉姆斯學院舉辦的名為“激進繪畫”的展覽。在1978年Artforum的一篇關于他們繪畫新方法的文章《重新開始》中,馬西婭·哈菲夫寫道:“因素是建立起來的,存在的原因是內在的規則,這些規則不是由外部強加的,而是在從作品演變而來的術語網絡中發揮作用。規則是通過思考過程和工作過程產生的,規則在繪畫術語中是一致的。”


這種做法在20世紀70年代初確實是激進的。史密斯告訴我,他最終與RPG分道揚鑣,因為他們“爭論太多”。如果說史密斯的作品一開始是以規則為基礎的,那么他已經朝著一個更即興、更直觀的方向發展,這在簡·倫巴德(Jane Lombard)的《觀景》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提出了三種不同的繪畫模式,他稱之為開始、宇宙和家庭。“開始”是非常小的,從地板到天花板的懸掛式風格。他有成百上千件這樣的小物件,而且每天都做得很多。在相鄰的墻壁上展示的“宇宙”比最初的大一點,通常有更復雜的元素組成。“家庭”可能包括更大的作品,以傳統的并排布局懸掛在這里。
霍華德·史密斯(Howard Smith)是這樣一種信念的典范:繪畫不是為了創造獨特的杰作,而是對生命本身的隱喻。對他來說,繪畫是一個終生的過程。幾十年來,他發展出了一種引人注目的視覺語言,并創作了大量植根于獨特日常實踐的作品,專注于一次只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