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圈,有個不成文的年齡門檻,似乎年級越大功力越深,越能有設計師的韻味。有的人刻意打扮,偽裝求之,而有的人,卻不需要過多的修飾,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流露著穩重和成熟,似乎早已經歷風吹雨打的磨練,自成一章,無需雕琢。潘路屬于后者,氣宇軒昂,神采英拔,放在古代是謙謙君子,放在現在用型男來形容他最合適不過了。
潘路
從業年限:十二年
設計收費標準:280元/㎡
設計理念:用心做好的設計,用設計提升客戶生活品質。
擅長風格:現代中式、臺式人文
主要作品:萬科高爾夫、華僑城及華僑城別墅、復地東湖國際、東湖春樹里、水墨清華、夢湖香郡、水岸星城等、保利十二橡樹、F天下、世茂錦繡長江等。
用本真的手法打造空間之美
早年剛入行的潘路,在設計上一開始就表現出與普通人不一樣的天賦,如果是“三分靠天賦,七分靠打拼”,那毫不夸張的說潘路的天賦最少有五分。很早他就開始思索設計真正的提升在何處。是華麗無用的堆砌嗎?是人云亦云的造型嗎?不。設計應該是回歸本質的,應該是在能滿足日常功能的基礎上有所提升,有所表達,彰顯出客戶的喜好和品味,與他們相輔相生相存,并能相互影響相互提煉。那樣才是好的設計。
作品
如何從功能跳出,讓設計開始真正的“美”起來,潘路在這個問題上琢磨了許久,他漸漸理解到這樣的美應該是一種輕松的、自然的、不造作的,在反復的思考和多次的實踐中,潘路也越來越明白,最值得推崇的設計應該就是最本真的手法,拋棄技巧、拋棄偽需求,用藝術的方式,讓空間得以呈現,同時,又能從深層次的體現和釋放客戶對于家的認識和定義。于是,他在做設計的時候,總是思考的更多一些,真正做到從客戶的實際出發,做經得起時間推敲的設計,做經得起生活檢驗的設計,做富有生命力的設計,這才是一個設計師應該研究的方向。
作品
遵循自然,提升力道,方可讓空間彰顯神韻
如果說美這條路潘路想明白了,但是怎么能展現“韻”,這又是一個困擾的問題。猶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他認為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這樣的奧妙玄遠既適用于萬物,同樣,設計也應該是這樣的規律。有了這樣的領悟,他更加對自己精益求精。因為這需要設計師更高的理論支持和更高境界的領悟,以及更嫻熟的藝術手法和體現。他開始閱讀更多的書籍,和更多的作品交流,從中領悟大師們設計的真諦,同時對比自己的設計。此外,也和國際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從國外時尚的潮流中體會不同設計的表達對于空間對于主人的感受,也漸漸讀懂了頂尖設計的真正用意。
作品
與其說自己是一名設計師,倒不如說是空間的造夢者。有了這樣的思路,潘路在做設計中更加的得心應手,他很快能夠在客戶需求中快速找到實現這樣表達的方法。從一組簡單的沙發或者一套家具,他就能精準到拿捏住客戶的喜好,為之做出做完美的設計。在這樣的過程中,即是藝術和表達的至高結合,同時又是設計師和業主的思想碰撞。他說這樣的感覺很奇妙,是釋放、是感動、是成就。
作品
不斷求索才能讓設計之路分外妖嬈
從領悟到了美,到開始追求韻,此時段的潘路似乎又覺得回到了當初欣喜若狂的感覺,這條路走來,時間不短,收獲頗多。現如今的他更多的會在細節上嚴格的要求自己和團隊,畢竟,再好的藝術構思也要通過精致的手法才能體現出來。他會到書中去找答案,與之不同的是,他閱讀的范圍越來越廣了,除了建筑、藝術,也涉及到散文、詩歌、歷史。
作品
在潘路看來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一定是閱歷深厚的,因為這樣才能在做設計的時候泉思文涌、信手拈來。而且設計之路本來應該也是一條肯定和否定相依的過程,這就需要有足夠的見識來為之做支撐。
運動
現在的他,除了不斷追尋設計,同時也兼顧著公司的管理工作,領悟到了“大道至簡”的本質,做起事情來自然也胸有成竹。生活中的他,也是一個運動達人,足球是他的最愛,每周最少一場在綠茵場上的揮汗如雨,讓他可以給自己的狀態來一個大翻轉。
運動
他說他很喜歡這樣的動靜結合,能讓自己能從一個安靜的藝術世界走出來,讓全身的細胞得以釋放。張弛有度,有的放矢,方能培育穩重心態,方能練就頑強精神。
這是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具備的,并且不斷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