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民族審美精神的重要環節。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極其重視美育,他曾這樣說:缺乏美育,尤以缺乏美術教育的人迂腐、僵化、缺乏創造性,更缺少情感與活力。正所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上海美術學院全力打造“上美講堂”這一學術平臺,既是基于這種對美術教育的堅持與信念,也是對1912年劉海粟先生創辦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開創“海派”現代美術教育模式的特別紀念。
在2017年6月“上美講堂”開講儀式上,上美邀請了國內美術教育界十位扛鼎之士展開了別開生面的美術教育大家談活動,引起國內外熱烈關注。值此秋冬之際,“上美講堂2017秋、冬學術月”將再次開課,在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將先后舉辦二十多組學術講座、學術工作營、學術論辯會等活動,為青年一代傳道受業解惑。
本次秋冬學術月邀請了佐藤一郎、徐虹、水天中、保科豐巳、李龍雨、丁寧、柳冠中、譚平、唐勇力、鄭工、邵大箴、史國良、尚輝、盧輔圣、胡明哲、簫海春、趙陽、徐建融、林木、蘇丹、姜陸、何潔、趙健、徐芒耀(以專家開課時間為序)等二十余位美術和設計教育界大家從繪畫歷史、美術與社會發展、美術館展覽策劃和現代設計等諸多方面開展主題分享活動,以多元并開放的方式展開交流與對話。
本次上美講堂所云集的大家之眾、維度之廣、內涵之豐富是史無前例的。在這里,你可以領略從中國石窟壁畫到印度細密畫、日本現代繪畫的東方繪畫之美;在這里,你可以縱觀中國美術和現代設計在歷史洪流中的發展歷程;在這里,你還可以把藝術館的展覽策劃從想象拓展到現實……
“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我國唐代畫家、繪畫理論家張彥遠認為繪畫不單是行為和技法,還具有藝術教化和文化教育的功能,而本次“上美講堂”秋、冬學術月的分享也并不局限于美術與設計知識的交流與教育,更有“成教化、助人倫”的意義。例如在本次秋、冬學術月開課的中國美術理論家、國畫家邵大箴先生,這次為我們帶來的分享主題是“對當下藝術現狀的思考”與“藝術的恒定性和可變性”。與單純的美術知識不同,這樣的分享將會穿越時空的限制,以藝術史為線,以當下為鑒,并將目光放向長遠的未來,以探求藝術的本質。
生活無處不美術,美術無處不生活。中華美術文化源遠流長,從舊石器時代至今,已走過不知多少個年頭。上海美術學院“上美講堂”秋、冬學術月活動,將著力在新的時代以創新的方式合力推動中國美術教育發展。這個秋冬,就讓“上美講堂秋、冬學術月”為你的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