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茗近照 一位深圳動畫人的現實之路
從巴黎的冬天回到溫暖的深圳,還好趕上過春節,楊智茗長舒了一口氣。自2006年成立動畫工作室,他的預期目標原本是用兩三年時間完成從加工制作到做第一手國外片子的階段,也就是由動畫的中期制作進入前期創意,誰想這一目標一年就實現了。
去年年底,他與法國的Alphanim動漫公司簽約合作一部動畫影片的設計與制作。這家法國最大的動漫公司以雄厚的實力出產整個法國一半以上的動畫影視片。在巴黎的近一個月時間,他與對藝術、技術要求嚴苛的法國人并肩工作,感受最前沿的動畫技術、技能。總導演70多歲,來自法國南部,從不用電腦,為人保守而冷淡,對一個來自動畫加工大國的設計師天然地抱有睥睨之姿,楊智茗甚至能夠感受到他的極不友好。在前期的創意設計開始后,作為中方導演的楊智茗將人物造型、動作及場景設計一畫,老導演吃驚了,主動上前,大力握住楊智茗的手,連聲說,“沒想到中國人能畫得這么好。”
嚴肅而不茍言談的楊智茗樂了,說,“老人很有勁,手都被他握疼了”。
1.深圳成長 從動畫師到設計師
楊智茗學的是油畫專業,1992年在大學教了兩年美術后,從吉林南下深圳,開始涉足動畫業。此時,深圳繁盛的動畫加工已近尾聲。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著翡翠動畫公司1985年的率先成立,一批海外加工制作的動畫企業落戶深圳,以高薪吸引眾多從業者。那時全國70%以上的動漫制作人才云集深圳。
楊智茗在翡翠工作了兩年,從一名動畫師入行干到作畫監督,之后進入朝日動畫公司,以便了解日本動畫的制作,兩年之后,他進入彩棱動畫公司,同樣干了兩年,從一名原畫師成長為設計師。六七年時間參與制作的外片包括美國迪斯尼的《人猿泰山》、美國華納的《蝙蝠俠》、日本動畫《神雕俠侶》等等。
在深圳這個國際動畫的制作大車間里,楊智茗快速地累積個人的經驗與技術,也催化著對設計與創意的夢想。深圳動畫與生俱來的來料加工成就了深圳動畫制作國內最強的實力,而同時也使深圳動畫長期“為人作嫁衣裳”,未能形成自己的創意與風格。90年代中后期,隨著國內各地動漫產業園區的興建,動畫企業及人才大量流失,深圳動畫業出現萎縮,在國內業界的優勢開始淡化,始終活躍在深圳的動畫人開始尋求突圍。
離開動畫制作企業的楊智茗同樣尋求出路,1998年他開始轉向關注國產動畫片的創意與制作,參與制作、執導的原創影片獲多項國內大獎,包括《小糊涂神》、《西游記》、《小虎還鄉》等等,期間他還被后來推出三維電影《魔比斯環》的環球數碼公司請去講課。2006年9月,楊智茗籌建了自己的動畫工作室,立志要成為國內最優秀的動畫原創工作室之一。他的團隊成員近100人,均已有十多年的從業史,不僅有豐富的外片經驗,且大部分曾作為深圳原創主力參與中央電視臺多部國產動畫片的創作制作。目前工作室的年產量約為360分鐘,相當于一個中型動畫企業。
2 .團隊發展 先解決生存再圖謀原創
楊智茗的名片打上了“總導演”的抬頭,走進他的工作間, 與想象中不太一樣,他的桌上擺放的工具基本就是紙與筆。楊智茗解釋動畫導演與電影導演職能一樣,只不過前者的演員就是原畫師,導演通過給原畫師說戲再借助原畫師之筆表現為理想畫面。電影導演不必會演戲,但動畫導演必定是出色的原畫師、設計師。進入制作環節后,楊智茗一天中大部分工作時間是用來看并修改設計稿。
“真正優秀的動畫人,都會立足原創,但面臨很多問題,比如資金、市場回報等等,我們首先必須解決的是生存,然后逐步完成資本積累的過程”,楊智茗很清楚自己的出路在于迂回發展,所以他選擇了以國外代工來培植、助養原創之路。
在做外包業務時,楊智茗奉行的是以質取勝,在低價競爭的業界其制作價格反倒一路看漲,以至去年底業務驟增亟待擴容。在尋求更大一處工作場地時,楊智茗再次發現業界情形不容樂觀。他知道怡景動漫基地有對動畫人減免租金的政策,跑去一問,沒有空置房,只能從別人手上轉租,但轉租的價格卻令人無法接受。轉而再前往與南山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尋租,結果與怡景動漫基地并無二致。最后無奈的楊智茗只好以6000元/月的價格租下了福田一處商住樓的套間。
楊智茗說,各地都有扶持動漫業發展的政策,像武漢、成都、蘇州、無錫、杭州等地除對原創進行獎勵外,對于承接國外片子,也按每分鐘、每個系列進行獎勵,有的則按業務量,比如50萬美金的業務,獎100萬人民幣。楊智茗有個同學是上海一家軟件園區的招商主任,主要工作即扶植中小企業,他多次動員楊智茗選擇上海發展,許諾園區將給予三年免租的待遇,并按制作外包動畫的時間長度、總價格給予獎勵。
為何不擇地而去?
楊智茗的回答是,他和他的團隊基本上來深圳都有十來年,大多成家立業,成了深圳人,也習慣并喜歡上了深圳,要遷往異地的話,必然會流失一部分人員,而現在比預期快得多的發展讓他沒有時間去接受制作人員的變更。
3.現實之路 介入法國動畫的前期創意
從巴黎歸來的楊智茗帶回了法國Alphanim公司動畫影片從前期設計到中后期制作的業務。這次介入前期對工作室的要求與未來發展的意義遠非簡單加工可比。
實際上與法國動畫的合作肇始于兩三年前武漢一家動畫企業的一次代工轉包。因為深圳制作的實力,所以當內地動畫企業簽下多于自己加工能力的外包業務時,總是首選深圳企業轉包完成。那次便是法國這家最大動畫公司的外包業務,在制作期間,法國公司導演與執行董事前來視察制作進度。在深圳楊智茗的工作室,法國導演給他留下了名片,坦言希望今后直接合作。
像是打開了一扇門,在與Alphanim公司正式建立合作關系的同時,彼此之間也在不斷增進了解。在楊智茗看來,法國動畫有著最前沿的電腦技術、技能以及最頂級的設計人員,能與他們合作對自己及身后的團隊都是學習與提高的好機會。去年,那位打開雙方通道的導演又一次前來,這次他感興趣地問楊智茗,“有沒有做過自己的東西?”
那時楊智茗正在創作設計一個與環保有關的動畫題材,有豐富的故事情節,自己很喜歡,大概是這個原創的東西打動了法國的導演,讓他證實了對楊智茗的判斷。沒多久,好消息傳來,法國公司準備將本國的一位插畫家的作品改編成動畫電影,邀請楊智茗加入前期設計,就人物造型、動作、風格作總體研究與設計,于是就有了年初楊智茗的巴黎之行。
據專業人士介紹,一部動畫片的制作可以大致分為前期、中期與后期三個階段。首先要有合適的文字劇本,之后就是用卡通語言來陳述的故事腳本,根據腳本需創作設計人物造型,有了造型后還必須設計人物所處的各種環境,這些工作便構成動畫的前期創意。而一直以來國內動畫企業的所做外包加工都僅限于中后期的制作。
較之最終獨立做自己原創動畫的宏大目標,楊智茗顯然還有著不短的距離,但毫無疑問他已邁出了關鍵的一大步,或許這也正是一直以來堅守“原創”夢想的深圳動畫人的現實之路。正處于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的楊智茗認為,國內動畫缺乏的并不是技術與創意,而是涉及資金、商業運作、政策扶持等等一系列的整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