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72小時內進行從創意到產品的發明制作,這可能嗎?顯然,這是可能的。瑞典瑪拉達倫大學 (M?lardalen University) 創新技術教授,卡伊·米高博士( Kaj Mickos ) 就有了這么個想法,把商人,企業家和咨詢家組合在一起,結成幾個創作小組,變成一個72小時不間斷的創新工廠。
這看起來是個不可完成的任務:在72小時之內,為日用商品業創造出至少一個專利產品并將之推向市場。而結果是:產生了7項新產品,其中的3項獲得了生產許可賣向市場。 在該72小時內,創作小組與瑞典專利登記局,工業設計師及法律專家取得了直接的聯系。
該項目由瑞典塞莫蘭省大區委員會,塞莫蘭發展銀行,來肯基金會,斯德哥爾摩創意產業中心和ALMI基金會共同資助。在3天的時間內,該團體要發明出產品,為其申請并獲得專利,制造出了產品樣品,并尋找生產廠方簽訂了生產許可協議。
最終獲得市場準入的三件產品分別是:廚房抹布清洗器,可調節性廚房量勺和可自動定位性晾衣繩。
以其中一個小組為例,第一天里,他們發現因時間有限,要發明并生產的應該是個較容易的產品,因此設定家用衛生產品,如廚房用品。基于此,他們有了一些構造,想了5個主意,但很快其中一些就被淘汰,因為該類產品已有相同的專利產品問世了。
他們想到廚房抹布在濕的時候,因易積聚細菌而發出酸味,因此決定發明一種產品能將抹布放在洗碗機中通過高溫除酸。接下來,要為產品起個叫的響的名字和銷售口號,然后畫產品外形草圖,這里他們決定因為須在高溫環境下使用,該產品應使用塑料質地且不易變形。
第二天,他們請設計師繪制CAD圖形,并做調試,同時他們約見專利局人員。中午時分,樣本制造出來,他們用洗碗機進行了幾次測試,然后午夜時作出新的樣本出來。這是一個塑料兩面有空隙的物體,可將用過的抹布放置其中,然后同盤子一起放在洗碗機中的擱架上清洗,清洗后自動彈開。
第三天,他們將產品連同報告一起交給專利登記局,從而為該產品進入市場提供專利保護。他們還和幾家制造廠方進行聯系,得到了其中一家的同意,與之簽署了生產許可協議。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產品有可能也將在中國生產,并很快將在歐洲和中國市場上同步上市。
也許您認為參與該項目的都是專業創意人員,其實不然。因為是資助方之一,塞莫蘭發展銀行的一位高官也參與了該項目,當加入時他不完全了解創意的過程,而72小時后他已從一個管理人員變成了個很好的創意人員。
也許您還要問,是否這些小組成員72小時不間斷工作意味著他們放棄了睡眠?不是的,他們生活作息正常。以廚房抹布清洗器發明小組來說,只有一天晚上,他們等到了午夜,為了看樣品是否合格。當然,在他們睡著的時候,他們在地球另一方菲律賓的一個市場調研小組正在工作,但耗時不多。還有,其它樣品的制作放在了夜間,從而保證創作不間斷而人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
"這是在創新技術領域內的世界首次72小時創新競賽,它證明了在短時間內為市場創造新產品是可能的,"卡伊?米可斯教授繼續說,"如果瑞典想在國際競爭中存活,就必須更快地創造出更多的新產品。我們不能坐等創新。"
卡伊·米可斯教授近十年來一直致力于推廣創新,并鼓勵他的學生們思想創新,工作創新。接下來在瑞典將出現更多創新競賽。
對這次在上海舉辦的"72小時創新競賽"活動,上海九木傳盛品牌推廣公司總經理邵忱以為這是一個極好的項目,但也坦言擔心在國內設計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是否能出色完成此任務。上海設計創意中心秘書長沈榆認為:這是一次函蓋"創意--產品--商品"完整過程的實踐,對于我們國際成熟的設計團隊為我們提供了完整的經驗,對解決設計成果商品化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