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是何香凝美術館建館十周年,為此,我們通過組織專題展覽、學術論壇、出版等一系列學術活動,以不同方式將何香凝美術館的建設成果呈現出來。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延承何香凝美術館的學術定位,繼續深入收集、整理、研究、展示何香凝的藝術,關注當下美術界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凸顯何香凝美術館作為當代美術館的專業形象。
何香凝美術館是以何香凝的名字命名的國家級美術館,收藏、研究、陳列何香凝的藝術作品是我館最主要的學術項目和工作。自1997年以來,我們先后策劃舉辦了“雙清心跡——何香凝藝術典藏”、“何香凝與她的時代”、“翰墨情深——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繪畫作品陳列”、“何香凝藝術精品展(香港、澳門巡回展)”、“書畫緣永——何香凝合作畫陳列展”等多個主題展覽。這些展覽根據何香凝的繪畫、書法、文獻、圖片等資料的歷史線索或作品類型進行梳理與展示,以不同的視角將何香凝藝術持續不斷地在海內外予以宣傳推廣。
值此館慶之際,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策劃了這次題為“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專題展覽,試圖從文化地理學的角度,將何香凝個人的藝術生活放入中國近現代史波瀾壯闊的歷程中進行考察。在深入發掘何香凝藝術的同時,提供給觀眾一個更加立體的何香凝藝術形象。
“何香凝藝術的地·圖·志”專題展覽,既是我們借助文化地圖的概念對何香凝藝術足跡的追尋,也是通過它建構一個歷史平臺,使我們能夠在一個比較直觀的方式上,與承載何香凝的歷史景觀展開對話。本次展覽的何香凝藝術是當時的社會生活環境在她筆下的反映,也代表了一代人在同一歷史境遇中尋找新的可能性愿望的心路歷程。在這里,何香凝的藝術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理想主義者鑄造民族精神的思想資源,也是歷史交替時期的知識分子重讀文化傳統的珍貴典范。聚集在何香凝藝術地理節點上的圖文資料所呈現的生態歷史空間,并不是簡單的歷史情境復制,而是通過對何香凝藝術文化遺產的整理,在當下的文化情境中“重繪”何香凝的藝術地圖,展現近現代藝術家、文學家、思想家群體在社會文化生活狂飆突進時期的偉大探索,并把它作為今天不可忘卻的詩意和激情的源泉。
同時,也是在對何香凝藝術的不斷挖掘與研究中,追尋何香凝的藝術與歷史蹤跡,表達我們的景仰與緬懷。
冰雪暖于棉
寒梅有深意
和平之境
江淹浦畔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