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單北大街環境整治概念性方案示意圖。
西單北大街地區將新建多處廊橋與現有商場的二層對接,現有公交車線路和站點也要進行整合,位置向兩端調整。同時,該路將加拆新建步行天橋,形成完善的步行系統,徹底改變現有的“人車混行”局面。昨天(10月17日),第十三屆首都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匯報展在北京規劃展覽館開幕,此次展出的規劃和建筑方案包括西單北大街環境整治概念性規劃、北京重點大街重點地區環境整治規劃等規劃方案。匯報展期將持續到12月14日,其間向市民免費開放。
■西單北大街
新建多處廊橋通商場
根據規劃,西單北大街及其延長線上的公交車線路和站點將進行整合,公交車站點的位置向兩端調整。主路兩側禁止停車,對現有支路上的停車場和地下車庫的停車潛力將再做挖掘。
大街原有的步行天橋將拆舊換新,改建兩座、新建4座步行天橋。浩洋大廈西側人行天橋將拆除,改為地下通道。西單北大街將新建多處二層連廊與廊橋,連通各商家的二層平臺,形成完整、便捷的步行系統。
規劃透露,西單君太百貨對面的專賣店和不協調的現代建筑以及沿街違法建設將集中整治,部分拆除。西單地鐵四號線工程施工地點后方的住宅樓是不協調現代建筑,建議拆除。北京2008環境辦透露,明年將緊扣此次概念性規劃的內容開展建設,預計用一年的時間實現規劃藍圖。
■什剎海
環湖危樓將拆除
規劃針對什剎海環湖景觀凌亂的問題,指出近期將對環湖核心區與公共空間進行整治,內容包括拆遷環湖危樓,拆除環湖的違法建設。目前,什剎海地區的市政基礎設施落后,交通問題突出,文物保護和修繕薄弱。規劃指出,要推進市區已經確定的重點項目,對重點文物進行騰退、保護和修繕。
在整體布局方面,規劃將什剎海分為三個區段:西海為空間相對私密的休閑生活區,后海規劃以宗教活動、名人故居為主的文化觀光區,前海以傳統飲食和休閑娛樂為主的商業旅游區。
■機場地區
新建高速路設隔聲板
對于首都機場周邊建設中的高速路,規劃提出,建議在2008年前無法改造完成的道路沿線住宅區,在路邊設置造型美觀的隔聲板,既能滿足景觀需求,又能起到隔絕噪聲的作用。另外,對于飛機在50至200米高空視線清晰的村莊,規劃提出對屋頂進行全面整治,清除屋頂雜物,整修破損屋頂,清除村莊內的私搭亂建建筑。對整個機場地區,保證屋頂形式美觀,色彩相對統一。
■二環
東西南北功能分區
由于二環作為城墻上的環路,框定了古城的輪廓,被規劃定位為“記憶之環”。其中,東二環要以商務辦公為主,西二環以金融商務為主,北二環以民俗文化為主,南二環以宜居環境為主。按照環境整治規劃,建國門地區將修繕破損路面及各類街道設施,永定門地區則以天壇西里住宅及二環以南的平房區及鐵路沿線為整治重點,德勝門將德勝門廣場的交通場站作為整治重點。
■三環
立交橋下建27個自行車站
按照規劃,三環將清理立交橋下的空間,并在城鐵站、地鐵站、公交總站等交通換乘區,利用橋下空間新建自行車服務站,提供自行車停放、修理和租用等服務,實行統一管理,并合理收費,首批自行車站點共計27個。另外,三環沿線在保持原色調的基礎上,將清洗粉刷破舊建筑墻面;結合大街主要功能和人文風貌對沿街店面統一設計,進行修葺;對較亂的空調室外機進行遮擋。
■五環
銅浮雕“雕刻北京”
規劃提出,針對五環風貌較差的建筑,要進行整治拆除。其中,要運用“雕刻北京”式推介北京。方式是將市區的地圖概括化之后,鑄成銅浮雕,鋪在重要地段
的人行道上,標注上該地段在北京所處的位置,并介紹其歷史沿革。此外,規劃建議推廣城市建筑名片。重要建筑的人行步道旁邊,要設置對建筑的詳細介紹。
■北京站
站前廣場增人行通道
規劃提出近期對北京站前廣場進行環境內容整治,包括增加人行通道、裝飾天橋和地鐵出入口。另外,廣場將重整綠地,形成方便人坐下休息的花池邊界,并結合休息區域增加喬木和行道樹種植,形成適宜的休息和步行環境。垃圾桶、電話亭、信息港等設施也要添置。
此外,廣場將增設草坪燈、地燈、步行燈,改善夜景照明系統,增加北京站的建筑主體照明。清除不符合規定的廣告牌匾,整潔周邊建筑立面;增加指示標識。
■宋家莊樞紐
設3000自行車停車位
宋家莊是地鐵五號線的終點站,規劃在此建設的交通樞紐設計方案也在參展之列。根據設計,宋家莊綜合客運樞紐建筑面積5萬多平方米,將建成一座集軌道交通、長途客運、市區公交于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3000個自行車停車位將使自行車與軌道交通換乘便捷。
據介紹,綜合客運樞紐規劃為3棟建筑,分別為5層高的樞紐大樓、11層高的指揮中心和12層高的旅館。其中,公交長途的到發、社會停車、自行車均采用分層的手法,集中設在北側用地。3000個自行車停車位設于地下,方便市民與軌道交通的換乘。建成后,樞紐可在夜間容納公交車80輛、長途車150輛。此外,還有54個出租車周轉車位、300個小汽車停車位。設計充分利用周邊路網中負荷較小的道路組織車輛出入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