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比斯環》是環球數碼歷時5年、耗資1.3億元打造的原創三維動畫電影。該片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模式——中國人出錢,雇洋精英打工,角色也是流著中國人的血,卻長成外國人的形象。
金國平說,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中國缺乏動畫人才,尤其是創意、設計方面的人才,直接導致動畫片中沒有經典的熒屏形象。二是動漫產業本身還不成熟、不規范。
金國平有著近30年的動漫產業相關工作的經驗,1994~2005年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擔任策劃和監制的動畫電影和電視劇有《寶蓮燈》、《梁山伯與祝英臺》、《我為歌狂》、《環游地球八十天》(與德國合拍)、《隋唐英雄傳》、《天才發明家》(與澳大利亞合拍)、《鴨子偵探》(與加拿大合拍)等。
“雖然國產動畫片每年產量都在大幅增加,而優秀的力作、大作還是比較少。這個問題要解決,最大的問題是創意、故事和前期設計?!苯饑秸f,國內公司制作動畫片大多有一個通病,即投入時匆匆忙忙,創作時隨隨便便,運作時又急功近利。
“如果賣的都是國外的產品,市場也很熱鬧,然后說實現了多少億多少億的價值,很難說是中國動漫產業的繁榮。”金國平認為,一定是原創的繁榮才能說是真正的繁榮,“知識產權的核心就是原創,沒有原創就等于制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樣,賺到的只是這個產業鏈中的一小部分利潤”。
更讓人們擔心的是,當前中國動畫片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投入高回報慢”。
金國平介紹,同樣長度的動畫片平均投入是電視劇的一倍,電視臺購買價格反而只有相同長度電視劇的一半,“一部電視動畫片從投入到收回投資往往要等上五六年,而在國內,能夠收回投資的動畫片制作寥寥無幾”。由于市場低迷,更無法吸引投資。
值得高興的是,現在從事動畫的企業和從業人員越來越多,比如以前只有上海美影廠一家,現在則出現很多有實力的公司,以前培養動畫人才的學校只有北京電影學院和上海美術電影專科學校,現在全國有動畫專業的大專院校已經有200多家。
針對當前國產動畫片原創力量很薄弱的難題,金國平建議,重點在于煥發原創人員的創作活力和激情,只要一步步培養起自己的原創人才,就一定能塑造出國產動漫片的經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