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紐約羅得島維諾庭園的美國國家插畫博物館(NMAI)內存放了幾萬幅插畫大師的藝術精品。勞倫斯·卡特爾和茱蒂·卡特爾夫婦是這個博物館的締造者,他們用四十多年的時間收集這種記載歷史的藝術形式——插畫。卡特爾夫婦日前抵滬,與上海美術館達成聯合辦展意向,期間接受東方早報記者專訪。 東方早報:卡特爾先生曾是非常成功的建筑師,在歷史建筑開放方面頗有建樹,是什么原因“改行”經營插畫,還成為紐約插畫畫廊的主席?這兩種工作是否有什么關聯? 勞倫斯·卡特爾:建筑師是我終生熱愛的職業,而進行插畫的收藏和經營則是受我太太的影響。我們一起讀書,對藝術都有著狂熱的愛好。她更是最早認識到插畫這種藝術形式的重要,并于1964年在報紙上刊登征集作品的廣告,收藏插畫現在是我們共同的事業。現在建筑師的身份對于我來說,不是去建房子,更多的是看自己博物館有哪些細部需要修理。 東方早報:插畫與油畫等其他繪畫形式相比有哪些不同? 茱蒂·卡特爾:插畫很多時候是應出版商、報紙或雜志的要求而創作的,最早的價值體現在出版上。這些作品或寫實、或夸張,但都是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問題和矛盾,是對歷史的記錄。雖然油畫、雕塑等純粹的藝術創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歷史,但不如插畫直接和全面。 東方早報:插畫有的是對人們生活小細節的描述,有的則說的是重大的政治、國際問題,你們是如何選擇收藏品的? 茱蒂·卡特爾:我從一畢業就開始收藏插畫,喜歡各種各樣的插畫作品。這種藝術形式是人類情感的直接流露,不同種族、膚色的人都可以借此來交流。插畫多是應別人要求而作,雖然藝術家可以完全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喜好,但終究有著“自由創作中的不自由”,考慮到插畫跟時代的緊密結合,更需要成規模地收藏。 東方早報:作為最早進行插畫收藏的群體,你們現在有怎樣的館藏,很多大師的作品現在都價值連城了吧? 勞倫斯·卡特爾:美國國家插畫博物館現在擁有8萬件紙上插畫原稿,2000幅大師的油畫。同時,還有不少藝術大師的畫板、重要時間節點的未完成品等珍貴文物。無論是在畫廊還是蘇富比等拍賣公司,插畫的價格均與日俱增。我太太幾十年前曾專程從費城飛到紐約購買MaxfieldParrish的10張大的作品,當時的價格只有50美元,而現在在蘇富比等的拍賣中,類似作品的價格以十萬美元計。 東方早報:你了解中國的連環畫嗎?這跟美國的插畫好像有不少相似之處。 勞倫斯·卡特爾:來中國之前,我們就知道中國的連環畫藝術大師張樂平,并打算邀請他的作品到美國展出。在上海美術館的介紹下,我們看了連環畫家賀友直的作品集,非常喜歡。插畫和連環畫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同樣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是對現實的忠實反映。 東方早報:來上海之前,你們還到了北京,此次中國之行的目的是為推廣插畫博物館嗎? 勞倫斯·卡特爾:不是的。我們主要為了在中國辦展而來,國際插畫大師NormanRockwell等的作品有望明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行,一個大型展覽的策劃活動往往需要一兩年時間,我們希望把考察等前期工作做好。 |
![]() |
美國國家插畫博物館收藏作品 |
![]() |
美國國家插畫博物館收藏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