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之后北京再開展
何多苓的《春風已蘇醒》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引起美術界的很大轟動。 時隔十一年之后,畫家何多苓在北京環碧堂畫廊舉行自己的個人展覽,展出的是他2005年新創作的“女人體”系列作品和1986年創作的組畫《帶閣樓的房子》。 與全國美術潮流少有聯系 作為“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何多苓在上世紀80年代初即以《春風已蘇醒》、《青春》等作品轟動一時,但是他和四川、全國的美術潮流少有聯系,在成都生活和創作。 這次展出的主要是他2005年創作的一系列以女人體和嬰兒為主題的作品,大多是略微變形的女人身體,充滿灰暗的色調。何多苓告訴記者,1991年他就基本上不再畫鄉土寫實風格的作品了,“我很少畫男性角色,因為我覺得女人更為復雜,作為審美對象更為合適,當然,肯定也有性的意味在里面。”批評家栗憲庭認為他畫的女人體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膚色和質感,以及造型的塑造,而是探究人性和生命的本質。 《帶閣樓的房子》北京首展 鮮為人知的是,何多苓還曾于1986年根據契訶夫小說《帶閣樓的房子》創作44幅連環畫,這組畫2000年只在上海展覽過一次,這次是第一次在北京展出。畫家回憶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特喜歡契訶夫,就根據他的小說《帶閣樓的房子》創作了44張小油畫。 他坦言“那時候是真的進入了那種境界,現在想畫也畫不出來了。這樣的畫只能畫一次,等于是我和過去的了斷。這套畫我一直自己留著,這是對理想主義時代的記憶。這個小說改編成好多電影,拍了很多版本,但是我看了以后都覺得不地道,我認為我的詮釋是最符合契訶夫的?!闭褂[將持續到2006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