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沃克藝術中心(TheWalkerArtCen-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近日,由普利茲克建筑獎(thePritzkerPrize)得主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Herzog)和皮埃爾·德穆隆(PierredeMeuron)設計的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明尼蘇達素有“冰城”之譽,赫爾佐格就曾把這座新館比作“大冰塊”,有媒體稱之為“一塊永不融化的冰塊”。 沃克藝術中心重在標新 沃克藝術中心館長凱西·霍爾布里奇早就表示希望啟用年輕建筑師,并對新館建筑師提出:“對人友善”和“易于親近”,“希望建筑物清澈而透明”。 沃克藝術中心的擴建工程由瑞士前衛建筑師赫爾佐克&德穆隆于2001年設計,耗資6700萬美元。該小組曾以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而聞名世界,也是2008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設計者,曾經奪得2001年的普利茲克建筑獎。 新舊完美統一 新館增加了1.1萬平方英尺的展示空間,一座容納385個座位的劇院,一座嶄新的電影院和新媒體制作中心以及餐廳等。建筑物共有5層樓高,外形酷似一個銀色盒子,入口上方浮著懸臂體。 外立面的南部被浮飾圖案的鋁制網眼嵌板所覆蓋,并反射出自然光,反映了千變萬化的天氣情況與移動中的參觀者、行人和車輛經過大樓的光影表情。非對稱的窗戶不時打斷新大樓的立面,對著過路人透露建筑物內的活動以及街道的生活萬象。這些冰塊般的、網狀的窗戶就像突出的金屬框架和雕刻的木材上不斷旋轉的花樣圖案,創造出一個極簡抽象的頹廢形象。赫爾佐格說:“在20世紀,裝飾已被宣告為非法行為。”他指出遍布在建筑物上的基本圖案都有關聯,“幾乎就像設計的基因密碼。” 沃克藝術中心原館由愛德華·拉諾貝·巴恩斯設計,在當時遭到了業內人士的嘲笑,但它卻成為了今日建筑范本。它是巴恩斯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被設計成一系列螺旋上升的平臺,并經常被拿來和賴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畢爾巴鄂分館相比較。赫爾佐格的新館設計保存了巴恩斯的精髓,設計了一座長形玻璃墻,將沃克藝術中心與街道連接起來,并試圖讓建筑物融入都市。 新館外景采用了田園牧歌式的擴建:加建巨大的雕塑花園,穿插著由樹木、草坪和噴泉構成的綠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