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首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獲得廣泛關注之后,2005年第二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期。博覽會執行總監介紹說目前已有1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家畫廊確定參加,“整個博覽會的展位幾乎售罄,為了保證博覽會的優良品質,組委會不得不對不同參展地區的畫廊采取名額限制的方法”。2005年5月2日至5日,北京的藝術從業者和觀眾可以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一睹盛況。 中日韓三國畫廊繼續唱主角 和去年一樣,這次參展的畫廊還是以中、日、韓三國為主,如四合苑畫廊、香格納畫廊、誠品畫廊、小山登美夫畫廊這樣的海內外著名畫廊都是參與者。來自美國、意大利、德國的畫廊也有所增加,主辦者稱“如果說一些國際知名畫廊及藝術機構對于首屆博覽會還處于觀望的姿態,那么這次他們的熱情則讓我們措手不及,這也是對中國藝術市場的充滿信心的最佳表現。面對如此熱情的參與,加上展示場地所限,不得不擇其優中之優,嚴格遵循藝術委員會所規定的畫廊參展條件,依然舉棋慎重,定奪之再三,不敢輕易落定”。 開放藝術市場吸引國外畫廊 中國日益龐大的收藏家隊伍和不可小覷的購買力,正在對世界藝術品市場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在過去的5年中,到佳士得競拍的中國客戶增長了2倍多,這一速度顯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因此上屆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得到亞洲周邊國家畫廊的極大重視,各國參展畫廊共有價值近1000萬元人民幣的藝術品成交。 針對第二屆畫廊博覽會,博覽會組委會一行先后參觀考察了日本、韓國、歐洲各地以及世界著名的藝術博覽會,各家畫廊都表示一定會申請再來北京,有韓國畫廊經營者認為目前韓國在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中國的市場,在體育娛樂、文化藝術方面尤為顯著,中國廣闊的藝術市場也十分具有號召力,需要有博覽會這樣的媒介促進交流和市場發育。而巴黎FIAC對于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也非常關注,“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著重亞洲,逐漸加大對歐美國家的招展力度,也是十分現實的決策。” 這次主辦方把展覽地點變為北京CBD核心區的國貿展廳,還在場館內設置了目前國內藝術類博覽會最大的媒體區域,VIP客戶洽談區域,中西餐飲區域,另外又選定“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行,意在為觀眾提供假日的新選擇。 (CSC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