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剪紙展覽中品種最齊全、最富有特色的一次聚會14日在浙江省溫州市舉行。 在溫州分會場開幕的“2004中國剪紙博覽會”不僅是七藝節的一項精彩節目,也是中外剪紙藝術的一次名家薈萃和不同特色作品的豐富展示。展出的500多幅作品有細紋刻紙、彩色剪紙、撕紙、立體剪紙等不同品種,許多國內外名家的作品還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 作品中最具特色的當數溫州的細紋刻紙。展會特意挑選了溫州市民間剪紙大師的數幅作品,它們大多反映溫州的民俗民風。據剪紙藝人介紹,細紋刻紙的主要特點是細。溫州剪紙大師可以在一平方厘米的紙上,刻出50多條細如發絲的細紋,且條條相連,堪稱“中國一絕”。 展覽中最長的作品要數中國剪紙協會副會長張樹賢創作的長達8.9米、寬0.4米左右的有關兵馬俑題材的長卷。整件作品首尾相連,沒有斷節。 德國剪紙大師恩格特的展品在展覽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他的作品內容大多取材于戲劇作品,白底黑圖,每幅市場價一般在萬元左右。恩格特在德國有自己的剪紙博物館,國內還是首次展示他的作品。 國內的大家則有現代剪紙藝術的開拓者陳志農、著名國畫大師林曦明等。陳志農被徐悲鴻贊為剪紙界的“曹雪芹”。他的作品形式上也大多是白底黑圖,而在內容上更講究情節和內涵,如“耍傀儡”“賣胡琴”等,表現上世紀40年代中國農民的生活。林曦明是溫州人,是中國著名國畫家、現代剪紙藝術家,他的作品表現方式則較為時尚。 (CSC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