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國際評委緊張評選,“橫店杯”中國·上海第七屆國際攝影藝術展各獎項6月9日揭曉:《快樂的白天鵝》周時雨(中國江蘇)獲照片組金牌,《FOGGY》JUHANSSONBRORR(瑞典)獲幻燈片組金牌,《BAINPURIFICATEUR》SAMOYAULTGUYB.(法國)獲電子影像組金牌,《水神祭》侯云羚(中國上海)、《笑迎遠方客》吳曉鵬(中國廣東)、《YAWN》王獅(中國臺灣)等10幅作品獲照片組、幻燈組和電子組銀牌。 本屆攝影展規模超過以往歷屆,共有41個國家和地區的6100幅作品參賽。為了順應數碼技術的發展和攝影表象水平的提高,攝影展專門設置了電子影像組,給數碼攝影和圖像處理提供了展現的空間。 數碼的介入,使得圖片的處理有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也使部分獲獎作品頗具爭議。以一票險勝的《快樂的白天鵝》是突出的例子。這幅作品并非完美,然而巧妙的構圖充滿生趣。雖然評委們認為這樣的一瞬間與如此完美的構圖巧妙地結合,有“做”的嫌疑,卻仍將金牌給了美麗的天鵝。許多人對“做”過的作品得金獎不能理解。香港攝影家簡慶福則一語道破:“作品表面上看不出電腦做的痕跡,這張照片就是成功的,就應當被認可?!边@句話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當今攝影藝術的發展趨勢:在數碼技術支撐下,由自然取景與技術加工合成完美。 本屆獲獎和入選作品風格各異,時代感強,貼近生活。部分獲獎作品讓評委愛不釋手,難以取舍。讓評委明顯感到不足的是,參賽作品整體質量不如以往,構思相似,手法雷同,形成了跟著優秀作品走的思維定式。“中國是攝影的天堂”,地大物博,有無數美好的自然景觀;中國有56個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為攝影者提供了拍不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中國正處在推陳出新、不斷改革的時代,這更是孕育優秀攝影作品的沃土。評委們鼓勵攝影愛好者們緊隨時代潮流,不斷發掘新素材,走出模仿的思維定式,創作更多優秀作品。 上海國際攝影藝術展示是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攝影家協會等主辦的上海最早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兩年一屆的上海國際影展已成為展示、交流當今世界攝影藝術水準和體現上海國際大都市形象的平臺。 |
![]() |
《快樂的白天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