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份視覺效果出色的廣告,作為超級戀物狂的你,是否會因為珠片的眩目沉迷于VERSACE晚裝的香氛煙氳中,是否會因為牛仔布與肌膚映襯出的誘惑陷入CK香水的狂亂迷情,是否會因為絕美的藝妓妝容迷失在SHISEIDO化妝品的幻彩魔。你是否意識到,這些每天充滿你生活空間的平面廣告作品,正在改變你的美學態度,甚至生活方式。時尚是香暖的溫泉沼澤,一旦踏入,就會在種種迷人形象的幻夢里逐漸成為極限品位主義者。 LOGO的力量——女人最迷狂的平面設計 我們總是因LOGO而被人判斷,同時我們也用LOGO判斷別人。BMW的藍白標志、APPLE的萍果圖形,CHANEL的雙C標志,BURBERRY的格紋,PAUL SMITH的彩條,流行的紋身,CD,LV……LOGO代表價值、代表性別、更代表品位、代表階級、代表我們之間的相同點也顯示了不同人的獨特性。名牌LOGO的吸引力正前所未有地膨脹,就像重疊在一起的LV字母總是那么招人喜愛一樣,作為單純時尚消費者,也許大多數人對其符號設計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心得和贊賞,但只要L和V重疊到了一起,就讓人雙眼發亮。 安迪.沃霍Andy Warhol將作品印在畫布上,當時的叛逆之舉,后成為T-Shirt圖案的靈感來源。將人像、花卉、圖案、文字印在服飾上,成為服裝設計的基本手段之一。 因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多樣化的表現手段被運用,圖片、圖型可被隨心所欲地處理,文字的排放變得樂趣無限,充斥眼花繚亂的科技感與無序狀態。 科爾斯·菲利普斯于20年代首創了廣告美女形象,將裙子變形為酒杯形,極具平面設計感,又挑戰當時世人對于性感的接受度,他的招貼使絲襪產品受到關注,成為女性時尚用品。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的設計拋棄服裝結構的桎梏,弱化裁剪結構,用單純的原素“摺”表現了服裝之于人體的無限可能性,回歸天人合一的原點?!癙leats系列”平面廣告堅持東方美學意態,以大面積的留白襯托動態主體,營造空靈境界。 Martin Sharp為JimiHendrex創作的絹網壓印畫,令人眩目的裝飾風格刺激感官。是高度提煉的60年代風格。 時代的寵兒和先鋒——時裝與平面設計 時裝是聚光燈下的寶貝,紅塵世界的寵兒,而平面設計是較少被大眾關注的先鋒,寵兒和先鋒之間總是有愛情發生,就像名模總是喜歡嫁一個前衛藝術家作老公。從19世紀90年代開始,平面廣告的發展就與流行結下不解之緣。翻開上世紀初的時裝雜志,時裝的表現還處于插圖畫形式,之后出現黑白照片,然后是彩色,元素日漸豐富,平面設計不同層次的手法都開始運用其中。 20世紀初,廣告招貼的風格、表現手段對于當時社會的藝術價值觀及消費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年代濃妝艷抹,煙酒迷醉的游樂摩登生活依靠設計精美的雜志廣告來宣揚;二、三十年代應用工藝美術學派,將簡潔而富有戲劇效果的字體結合于大膽分明的時裝造型,成為風尚。誕生于60年代的波普藝術(Pop Art)與稍后的歐普藝術(Op Art)為設計時代的整個社會帶來了新的話題與審美情趣。波普的通俗性和即興使其成為消費社會的最具代表性的視覺傳播形式。粗放、通俗、醒目的風格與當時風靡的迷你裙、假睫毛、高跟鞋代表的“芭芘”夸張形象相呼應。后者利用視覺效應創作的圖案征服了人們的新奇感,條、格、點紋樣被服裝設計師大量采納,流行至今。迷幻藝術的設計作品色彩淋漓、汪洋恣意,與顛覆傳統的嬉皮士文化同呼吸,帶動了年輕人從裝扮到思想的時尚革命,致幻劑與開放的性觀念述諸廣告情緒。E時代的平面設計風格更加多元化,生澀的拼貼、天馬行空的涂鴉、形象迥異的卡通,變異的電腦字體……平面設計中的幾乎所有的流行或創新元素,在第一時間都會通過時尚新品發布,面料圖案、裝飾配件、玩具、生活用品、唱片封面,手機界面……fashion無處不在,而平面設計有了形態豐富的新載體,也煥發了越來越迷人的動感和生命力。 從形式到意識——SHOW YOUR ATTITUDE “不斷地生產形象,再以更大的熱情消費形象,當這些成為社會的主流活動之時,這個社會就可被稱為‘modern’”。(蘇珊·桑塔格)所以我們消費食品,消費時裝,消費娛樂,消費感情。其實,被消費的,是那個廣告中的形象,我們被設計過的自己。平面設計經歷到今天,已不再受制于傳統規則與表現手段的約束,更重要的主題在于表達思想內容,展現意識形態。將流行觀念解構為具體的視覺元素,通過廣告設計呈現出鮮明的視覺形象,使得作為時裝消費者的我們在不經意間將其認定為生活和思想的背景。時尚的概念不再局限在服飾裝扮的表象里,更重要的是在你的生活態度和行為主張,消費也被賦予精神含義。 設計,一個多么有吸引力的詞,我們在精品店里拿起一件讓人屏息的小禮服,說“我喜歡這個設計!”可曾想到不僅僅是這一個設計征服了你,在此之前,還有多次,那些媒體上平面設計煞費苦心的暗示,才有了今天你面對它的激動。這些已經無從追究也無須追究,聰明的消費動物對于創意心領神會,作一個時尚的自覺者,流行對于我們,才不會是一件庸俗的事。 |